***懶人包***
***理論課不用上課,術科技巧還算實用(? ***
一、科托育人員考試費用:
1.托育人員專業訓練126小時:根據地點從7000-8600都有
我是報名7000的,第一次上課時老師還跟我們說是因公有場地租金比較便宜,所以報名費比較便宜。結果下次上課就變成遠端線上上課了,感覺場地費直接就省下來了,但是還是沒退錢給學生們就是了XD
2.術科加強班(7*6+4=46小時):
原價5000,因為在同單位上托育人員專業訓練所以我的費用是4500
3.練習耗材+自備東西的費用:粗估500內可以搞定
4.考試試題本:70元
5.考試報名費:
我是報名莊敬高職的考試(沒人數限制),報名費2160+50=2210
6.證照費:考上之後拿證照還要再給160元的卡片費。
不含消失掉的n周周末時光(我的休假阿~~),總金額=14440
二、托育人員專業訓練簡短心得:
有分平日班跟周末班,身為一個社畜只能報名班次很稀少的周末班
這種理論課程本科學生學3年,我們就聽126小時,不用說,自然是講的很淺。
如上課的目的只是增進育兒知識好照顧小孩,可以不用上
如上課的目的只是增進育兒知識好照顧小孩,可以不用上
如上課的目的只是增進育兒知識好照顧小孩,可以不用上
認真看完youtube上所有育兒節目
(EX:Sunny、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、GOOD TV 好消息電視台)
認真聽育兒podcast
(EX:XL號育兒袋、不焦慮媽媽的生活日記)
每天1小時認真聽上126小時,學習到的深度跟廣度估計會遠超托育人員專業訓練XD
上完理論課之後我感覺沒學到什麼東西(?
那這樣我不考個證照,這7000跟我珍貴的8周周末不就=丟水裡了嗎?
所以才有了後續的故事考證照的故事 = ="
三、術科加強班心得以及自己準備考試的方式:
術科考試操作上有很多眉角,所以必須要報術科加強班。
跟理論課相比術科考試中一些會用到的手勢跟急救技巧都蠻實用
比如抱嬰兒的姿勢、泡奶、cpr、梗塞、幫小孩洗澡等,不過跟小孩互動的環節都很不真實就是了。(洗澡的時候寶寶也不可能完全不會動就乖乖給你洗:P)
術科加強班時間共4周的周六日,第一周周六是介紹4小時就結束了,接下來的7次上課都是6小時(上午3下午3)
要自己帶紅蘿蔔、水煮蛋、醫療耗材(棉支、紗布、生理食鹽水、小條藥膏)
考試時要自備的長袍、紗布衣、紗布巾、故事書不用說了當然也是自己帶。
每個周兩天,上課時分為AB兩組,學生就是在自己的組內四個區輪流做,有編號順序,最花時間的清潔區跟調製區每周可run 2-3 次,所以考試前估計可以實際操練6-9次。比較簡單的遊戲跟安全區可以實操更多次。
次數看起來不多,但是在等輪到自己的時候別人也在練習,不熟的區域眼睛一直看,聽老師給的提示,跟著同學的動作腦中模擬,整個課程上完應該會有練習了20幾次的感覺。
每區都會有一個負責的前輩,輪到你自己的時候前輩的眼睛就是一直看著你聽你說什麼,第一次可能手把手教你怎麼做,順序流程都會告訴你;前期2周哪裡做錯會馬上糾正然後示範,最後1-2周可能就會安靜看你做,最後再一次說哪裡做錯。
收穫非常多,會獲得很多執行上的小tips跟要注意的n種細節,不同的前輩注意的細節還不一樣XD
準備學科:
所有的考題都在薄薄的那一本試題本裡面,我個人是第一次遮著答案自己寫,錯的題目多看2次然後作記號,全部算過一輪之後就放著不管。
建議考前3-4天開始把錯的題目一題一題看,短期記憶有記住就好。
我自己太懶得看書,只有考前一天晚上看個半小時,考試當天看到考前最後一刻,這樣至少還多拿了5-6題的分數。
準備術科:
上課期間我每區流程只會在周五晚上看著試題本掃過1次,因為上課沒輪到自己時都有一直在看(等於看了30個小時啊= =),所以流程總會記住的。
唯一的特例是切紅蘿蔔丁,眼睛看到穿孔還是不會切,我自己私底下切了4-5次,其中3次集中在考試前2-3天,每天切一次。練習勤奮程度端看自己的手殘程度,手真的很殘切個20次差不多也能過的。
口述只能自己背,可以早上看一次唸一次回家看一次唸一次洗澡看一次唸一次,每天三次持續努力,就算到最後背不熟,考試當天唸不出來頂多就2分嘛送他啦!
後續課程結束後我就沒再看流程,只有在考試前2-3天每區自己腦海裡幻想個1-2次,口述順便唸出來。
流程順暢>>>口述,因為考試時會很緊張,都是反射動作一步接一步,流程熟比口述背熟更重要。
四、考試當天的流程跟內心小劇場:
*除考試用品外請記得攜帶:
衛生紙:為了廁所。
防蚊液:莊敬的蚊子超多,真的要帶。
水壺或杯子:有地方可以裝水。
髮圈跟髮箍:把會掃到臉上的毛通通固定就對了免得手殘去撥頭髮
帶眼鏡者可轉戴隱形眼鏡:避免推眼鏡,雖然我沒戴啦因為眼睛會痛 :P
(而且我沒戴眼鏡還是會不自覺的去推空氣)
*學科:表定考1小時40分鐘,但是估計應該20-40分鐘就可以出來了。
*午餐:莊敬附近好像也沒啥好吃的,可以全家或7-11御飯糰簡單解決就好。
*術科:
不想要什麼來什麼,不想要切紅蘿蔔就來個甲套題(牙刷/蘿蔔丁/女童/梗塞)
最怕的調製區順序還在最後= =
分為ABC三個考區,我在C區。
又分為黃組跟藍組交替考試,所以考完一區至少都有20分鐘可以休息
每次考試剩下5分鐘時會提醒,所以考生有機會開加速。
一開始觀察環境5分鐘不是真的,4區考生都退回等待線之後馬上就開始了,所以體感上大概就是30-60秒。
考試時因為很緊張,操作完全變成反射動作一個接著一個,不熟的步驟就會漏掉
比如我就漏了誇獎小朋友嘴巴張很大給我刷牙很棒XD
下午1點開始,全部考完大概4點,在休息區等到5點才有人進來公布成績。
所以一開始進休息區不用很緊張馬上跑去看公佈欄,肯定不是自己的結果。
考完後覺得好累,羨慕上午術科下午學科的人.... ˊ_>ˋ
-------以下各區考試小心得------
安全區:
兩隻娃娃都在木圍欄嬰兒床裡面,基本上把寶寶從嬰兒床抱起來的姿勢主考官好像看不到,但是壓胸就是在考官面前壓。口訣背熟10分鐘內就結束了。
梗塞跟cpr娃娃的胸都很好按,可以放心(?)
清潔區:
洗澡寶寶跟我自己練習時的寶寶不一樣,更軟Q,沒支撐好頭就會整個前後仰的很誇張。
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好像比我我練習的娃娃重一點。
很軟q所以洗澡翻身的時候手腕要夾好(建議在外面坐著等候的時候就可先試翻)
放東西的籃子是開放式三層櫃,把裡面的東西全部拿出來放好洗澡準備就不會漏東西了。
放洗澡水部分建議講完口述直接拉到最熱,我傻傻的溫水接太多結果還要瘋舀水出來
場面一度混亂,變成邊放熱水邊舀水,舀個4瓢再看溫度計的無線loop(覺得主考官好像有點傻眼不知道我在做什麼)。
等溫度計爬到38左右我就關水了,把溫度計收起來去找寶寶脫衣服時主考官才跑去看水溫,所以她好像沒看到我脫寶寶衣服的動作(但是其他考場的考生是放完水看溫度計的時候主考官就跑來看了)
剩下五分鐘的時候我正在幫小孩翻身準備洗背+屁屁
最後順利在時間結束前完成所有的流程。
杯子跟牙刷跟齒模都在桌上,離操作位置很近很方便,就是離水槽有點遠。
椅子也離桌子很遠。
遊戲區:心得只有舒柔墊是全新的很好按壓,而主考官從頭到尾很遠,不會出現在我的眼角餘光之內,讚喔(?
調製區:
自己帶削皮刀跟菜刀
自己帶削皮刀跟菜刀
自己帶削皮刀跟菜刀
紅蘿蔔的皮很難削摸起來還黏黏的,但寬度適中而且非常軟爛所以切起來蠻容易的
(雖然我還是切的破破爛爛的…)
你在料理檯上做什麼事情主考官似乎都看不到(背對著),但把切好的丁敲到碗裡之後考官會跑過來看成果。
泡奶冷卻的時候她也會按計時器看有沒有30-60秒,害我很緊張(?
自帶的刀子跟削皮刀結束之後要自己帶走,服務人員不會拿給你。
在剩下5分鐘的時候我才剛開始切蘋果,最後雖然沒清潔完不過至少已到計分點,呼。
五、結論:
總之經過了大概200個小時的努力,終於考到了這個沒什麼用的證照(畢竟我又不靠這個工作...)
以後不幸被裁員或是老了至少可以當個被壓榨的托育人員XD
能多一張證照我也是不後悔啦
且雖不多,但的確是學到了必要的技巧(CPR+哽塞)
六、我的上課單位:
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跟術科加強班的報名單位:
臺北市南港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(承辦單位:臺北市保母成長促進會)
02 2785 6129
https://maps.app.goo.gl/L4QarDs8tW9oy2iAA
術科加強班的資訊會公布在官網公布欄: